全屋智能家居的落地,遠非簡單堆砌設備。其背后復雜的電路系統,對傳統家裝布線提出了全新挑戰——其中,穿線管的選擇便是關鍵卻極易被忽視的一環。選錯管線,輕則拉線困難、成本飆升,重則埋下安全隱患,后期擴容更是舉步維艱。為智能家居構建堅實的“神經網絡”,穿線管的選擇需遵循三大核心原則:
管徑擴容,預埋智能冗余空間:
傳統局限: 家裝一般最常用的是16mm或20mm線管。智能家居需承載更多弱電線纜(如網絡、傳感器、控制線),且未來增線需求極高。16線管內部容量較小,不適合復雜線路敷設。很多業主會采用20mm線管,但是成本也會隨之增加。
智能升級:現在有18mm材通德萊士螺紋管,經綜合測算,其總成本顯著低于20mm線管,同時在容納多線并行與穿線施工便捷性上,遠優于16mm管徑,堪稱智能布線的“黃金比例”。
結構強化,杜絕隱蔽工程隱患:
傳統痛點: 光滑線管在水泥砂漿中易滑動移位,尤其多管并行區域,導致后期找平空鼓、地面開裂,甚至線管擠壓變形。
智能加固: 優選外壁為螺紋結構的德萊士螺紋管,其獨特螺紋設計大幅增強與水泥砂漿的咬合吸附力,固化后形成穩固整體,有效抵抗施工及使用中的震動移位,為復雜線路提供可靠保護。
材質抗壓,守護未來生活安全:
基礎要求: 無論傳統或智能,線管抗壓性能必須合規。
智能重視: 回路增多意味著線管承載壓力更大。務必確保線管具備優異的抗壓強度(可通過踩踏測試),保障長期埋地安全無虞。
智能家居的便捷舒適,根基在于隱蔽工程的扎實可靠。明智的管線選擇,避免的是未來開墻破地的昂貴煩惱,換來的是智能升級的從容無憂。大家都記住了哦!